教员有一幅对联,是第一次反围剿前夕写的,是我军历来的作战方针。 第一次反围剿之前: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第一次反围剿之后: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第一次反围剿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歼灭张辉瓒,再乘胜追击撤退的谭道源。第二次反围剿避实击虚,先打弱敌后击强敌,集中兵力各个歼灭,五战五胜。第三次反围剿集中兵力各个歼灭,三战三胜,随后牵牛转山拖垮敌军,主力休养后全力反击。三次反围剿,红军共作战九个月,自损一万三,歼敌约八万。
三次反围剿开创了红军大兵团运动战的战法,解放战争时期各种运动战都是从三次反围剿中衍生变化出来的,根本作战思想如出一辙。可以说,毛教员与朱老总是老师,彭、林、刘、粟是学生,朱老总与毛教员同是我军运动战思想的奠基者与创始人。
朱德传: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结束后,毛泽东和朱德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共同创立的基本作战原则已经形成。这些作战原则,对以后的中国革命战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粟裕回忆录:毛泽东新开英雄合击、朱德同志指挥我们打了一系列胜仗,使我认识到,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指挥艺术的较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开始常处于被动,但只要指挥员善于运筹,可以驰骋的领域仍然是很宽广的。战争指挥艺术是一门无止境的学问。 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红一方面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创造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红军特色的战略战术。这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包括: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
朱德传: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红军向运动战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