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德国法西斯侵占了西欧各国,在六月,背信弃义发动了侵苏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与其相呼应,也于同年十二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一九四〇年,十七团在冀中军区和七分区首长领导下,经过多次战斗锻炼,逐渐成长起来,从只能打小仗到能一举歼敌个把中队,向正规化、八路军化前进了一步。然而,部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干部应付复杂情况的能力较差。战斗失利后,情绪波动。战斗频繁的情况下,各种制度易被废弃。各种不良倾向在战斗环境中,往往重复发生。特别是部队分散活动中,发生了象一连连长裴文禄勾结土匪,八连连长齐广仁叛变投敌那样极为严重的事件等等。所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部队存在的问题表明,决不能满足已有的进步,必须努力克服缺点,才能提高一步。
一九四〇年九月,冀中军区召开了第三次政治工作会。
华北战场,自百团大战后,日寇从华中抽调两个师团增援华北,岗村宁次继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其所谓“肃正”计划,仍然在于剿共。全部措施指向示范区,特别是华北北部及重要国防资源所在地区。为此目的,日寇将冀中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未治安区”三种地区。限定时间向未治安区扫荡,使之变成“准治安区,治安区”。在日伪军扫荡掩护下,积极挖沟修路,以铁路为枢纽,以公路河流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沿河沿路密布堡据点,把冀中平原分割为无数细小碎块,置冀中军民于“囚笼之中,达到分块“蚕食”确保冀中的目的。从此冀中进入一个更加尖锐、复杂、艰难的时期。
在中国战场上,日军一面加紧对蒋介石诱降,一面调集其主要力量对付解放区。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则由片面抗战,转为消极观战。一面指使其在敌后的军队,投降日寇变为伪军,和日本共同进攻解放区;同时它把主要力量用来进攻我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一月八日在茂林地区发动了“皖南事变”,形成了空前严重的反共高潮。